親子共讀後,父母選書有什麼小撇步?

當我們了解親子共讀的諸多好處之後,相信很多爸爸媽媽躍躍欲試,而開心地為孩子買了一堆「有趣」的繪本。然而,孩子卻毫不領情,完全興趣缺缺,不願意繼續聽故事,甚至對書本連碰都不碰。到底父母該如何為孩子選書,孩子才能樂在其中呢?

一、為孩子選書的原則

 符合孩子的閱讀能力

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頗高,希望孩子能馬上接觸稍微有點「深度」的童書,而有些父母卻認為孩子只要閱讀簡單易懂的內容就好,沒有考慮逐步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。但每個年齡層的孩子,認知發展程度不同,當孩子拿到不符合他們閱讀程度的童書時,不是「鴨仔聽雷」,有聽沒有懂,就是太過淺顯,興致索然。

建議父母在選書時,應該先看過內容,或者參考書封上建議的適讀年齡,確定內容符合孩子的閱讀能力,再和孩子共讀,才能事半功倍。

 配合孩子的閱讀興趣

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讀書,就要有「收獲」,從閱讀中多學一點生字詞彙,因此挑選不少ㄅㄆㄇ這種認識注音國字的書,如此強行推銷,帶有目的性的共讀,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,產生反效果。

建議父母可挑選有趣不說教的題材,或文字優美、故事有節奏感、引人入勝的幽默故事,或者將選書的主導權交給孩子,先讓孩子願意接觸書本,在閱讀中發現樂趣後,自然容易養成閱讀習慣。

若適逢特定節日或事件,例如聖誕節,也可以和孩子閱讀和聖誕老人有關的書。

二、分齡選書的技巧

掌握選書的大原則後,下面再繼續分享,如何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選擇適合的童書。

0~2歲:

0~2歲的寶寶視力發展尚未完整,顏色鮮明或對比強烈、以圖像為主的繪本是最好的選擇,也最容易引起寶寶的注意力。

可以嘗試多種材質的繪本,例如:質感較厚、耐摔耐用的紙皮書、能抓咬的布書或洗澡書,甚至模仿動物皮毛質感的觸摸書和有操作功能的玩具書,能滿足寶寶喜歡肢體接觸、好奇探索的本能。

文字讀起來押韻或有韻律感的繪本,最容易讓寶寶記住聲音。

這個時期的孩子,已開始牙牙學語,會辨識生活周遭物品,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喜好,挑選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遊戲書,每次只讀一些些即可,符合寶寶短暫注意力的特性。

  3~4歲:

3歲孩子開始懂得生活情節較多的故事,也能透過書本產生較多的想像和聯想,父母可依孩子的興趣或由孩子自行挑選情節簡單、篇幅短小、重複性高的繪本或互動性的立體書、有聲書,立體書還可以訓練精細肌肉的發展。

此時期的孩子開始能認得簡單的單字、詞彙,父母也可以開始挑選數字書、字母書,或者認識注音部首類型的拼字書給孩子閱讀。

5~6歲:

5歲的孩子已開始會問「我是誰」、「我是什麼」,父母可為他們選擇成長、接納自己、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。

孩子已上幼兒園了,人際互動是一大重點,父母可帶領仍處於自我中心的孩子,共讀有關朋友、分享、學校、團體等主題的童書。

他們開始對事物的由來、用途和運作方式充滿興趣,可帶領他們查閱知識類書籍,讓孩子體會到「閱讀」可讓我們獲得想要的訊息。

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時間和四季概念,挑選對時間線有具體描寫的童書,可以讓他們思考時間在故事情節發展中的重要性。

7歲以上:

 7歲以上的孩子已開始發展出閱讀能力,父母可選擇有討論性、啟發性、思考性的書。鼓勵孩子思考,親子之間互相探討世界議題、社會議題及目前正在發生的事件。 

 

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好學,恨不得孩子時時手不釋卷。但閱讀習慣的養成,並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,需要父母用心觀察孩子的興趣喜好、閱讀程度,再從中選擇適合的圖書,引導孩子循序漸進透過閱讀認識世界,發展出自己的能力。 

下期預告:繪本都選好了,孩子還是不買單,怎麼辦?

如果孩子不喜歡爸爸媽媽買回來的繪本,很可能是親子共讀方式不受孩子待見喲!

是不是共讀方式不適合孩子的年紀呢?接下來我們會針對各年齡層的共讀技巧一一分享,期待下期揭曉!